北京是海歸創業最集中的地區,中關村海歸創業的政策就是全國海歸創業政策的縮影,國內其他地區的政策與此大同小異。 中關村海歸創業政策主要有以下兩類:一類是簡化留學生創業手續,加快留學生創業審批速度的政策;一類是給予留學生創業以資金扶持的政策。具體來說主要有以下幾條:
中關村對于留學生創業企業的認定,只需要一張A4幅面的申請表,俗稱“快辦單”,憑著這張快辦單,涉及企業注冊登記的各個部門都會開通快辦通道,大大節省企業注冊、驗資、審批等一系列復雜流程所消耗的時間。硅谷地區作為優秀創業土壤的一個重要標志就是其注冊企業的低門檻和高速度。中關村對于留學生創業融資的支持,使得這些海外留學生在國內也能享受到類似的創業便利。
中關村管委會于2009年開始實施針對海外歸國創業留學生的“高聚工程”。即對于高端領軍科技創新創業人才創辦的企業給予100萬元的無償資助,用于購置或租用辦公場所和開辦運營;給予高端領軍科技創新創業人才100萬元的安家費,用于購置或租用住房。以創業團隊形式回國創業的,若團隊中有“股權相當、作用相當”的多名海外留學人員,對整個團隊一起進行評審。經過對團隊每個成員評審后,通過評審的多個成員共享高聚工程100萬元安家費,同時每個人均可享受高聚工程規定的其他相關優惠政策。對中關村高端領軍人才創辦企業需要的辦公場所,由中關村管委會協助推薦,中關村園區內各專業園、大學科技園、留學人員創業園等協助落實。
自2005年起,中關村開通了留學人員創業企業小額貸款“綠色通道”,對于符合條件的企業,中關村向留學生創業企業提供不超過兩年的,擔保額在100萬元以內的貸款擔保。中關村管委會對符合條件的企業給予50%的貸款貼息以及每年1%的擔保年費,并補貼全額保費。企業只需承擔0.3%的評審費和剩下50%的利息以及相應本金的償還。在中關村管委會的網站上,有詳細的申請材料和流程。
為了鼓勵和吸引優秀海外留學人員到中關村科技園區創辦高新技術企業,中關村管委會于2001年設立專項資金采取無償撥付的形式資助留學人員創業。經資金管理小組對留學人員資質和所創辦企業情況審查后,對具有良好發展前景的企業,給予小額創業資金支持,最高額度為10萬元人民幣。
種子資金投資,是指自2006年開始實施的,由北京中關村創業投資發展中心聯合園區內經認定的科技創業孵化器,采用創投和孵化相結合的模式,以同等條件,同時對入駐孵化器內處于種子期和初創期的高新技術企業進行孵化基金投資,并委托孵化器進行股權管理。種子資金來源于中關村科技園區創業投資引導資金。對于符合條件的企業,創投中心與孵化器的出資比例最高為1:1,即創投中心以不高于孵化器的出資額為限對在孵企業進行風險投資,且單筆投資金額不超過300萬元。孵化器可以現金或房租折股方式出資,創投中心以現金方式出資。完成出資及相關手續后,創投中心將自己所持有的被投資企業的全部股權委托孵化器代理行使。對于留學生企業,該創投引導資金予以傾斜。
中小企業信用貸款是由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中國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北京監管局在中關村科技園區聯合推出,由北京銀行、交通銀行、浦發銀行、北京農村商業銀行4家銀行共同實施的一項金融創新試點,是為了緩解中關村科技園區眾多無抵押、無擔保的科技型中小企業取得商業銀行流動資金貸款難問題所專門設立的。對于符合條件的企業,銀行對于企業的貸款實現快速審批,中關村管委會也根據企業的評級不同,給予不同比例的貸款貼息扶持,并給發放貸款的銀行以相應的風險補貼。該政策也向留學生創業企業予以傾斜。
除了這些中關村整體的優惠政策外,各個留學生創業園也有相應的吸引優秀創客的政策,在此不一一列舉。 |